LOGO OA教程 ERP教程 模切知识交流 PMS教程 CRM教程 开发文档 其他文档  
 
网站管理员

销冠卖的是“解决方案”,你卖的只是产品!

fangfang
2025年7月23日 15:8 本文热度 149








和客户说再多“产品有多好多优惠”,都不如一句“我们能帮你解决哪些问题”...


上周末的培训现场,我问在场50位销售一个问题:"咱们每天出门见客户,核心任务是卖产品还是给解决方案?"


现场2/3的小伙伴举手选了"卖产品"。


他们的理由很直接:"公司给我的KPI是卖多少台设备/多少份保单/多少套软件,我不讲产品怎么完成任务?"


剩下1/3的人选了"给解决方案",其中有5位是团队里的销冠。


这个结果并不意外。


观察了近千名一线销售的工作状态,发现一个扎心的规律:业绩平庸的销售,永远在跟客户说"我们的产品有多好";而那些能持续签单的销冠,开口永远是"我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"。


但是要知道:销售的本质,从来不是产品的搬运,而是价值的交付。


客户愿意掏腰包,不是因为你的产品参数有多亮眼,而是他确信你能帮他摆脱困境、达成目标。


本质上:客户要的不是你的产品,而是用你的产品解决问题的方案。


这期内容,咱们就来看看:卖“解决方案”的销售,到底是怎么把产品说到客户心里,赢得客户认可的?


1

90%的销售败在"自说自话"


你说的内容,和客户“有关”吗?


上个月去参加一个保险行业峰会,遇到刚入职半年的小林。


他拉着我吐槽:"智栋老师,我每天背产品条款到凌晨,客户问什么我都能答上来,可就是签不了单。"


我跟着他见了两个客户,找到问题所在。

见第一位客户时,小林刚坐下就打开保单内容:"王姐,我们这款重疾险包含120种重疾、20种中症,赔付比例最高150%,还有保费豁免功能......"


客户全程皱眉,中途打断他:"小伙子,我今年45岁,孩子在上大学,父母身体不好...你说的这些跟我有关系吗?"


见第二位客户时,小林换了个产品,但话术依然没变:"李哥,这款年金险每年分红4.2%,保底利率3%,还能附加万能账户......"


客户直接摆手:"我听不懂这些,我就想知道,万一我出事了,房贷有没有保障,孩子留学的钱够不够。"

小林的问题,不是不努力,而是把"销售"当成了"产品讲解员"。


他以为把产品优势说清楚,客户就会买,却忘了一个基本逻辑:客户买的不是产品本身,而是你的产品能带来的结果。


就像现在你如果要给酒店写个广告,如果只跟顾客说"我们有12种枕头、5种香薰",顾客只会觉得混乱。


但如果你说"我们能给你提供安静的环境和舒适的床,保证你睡好",顾客反而会被打动。


要知道,客户给你的耐心只有3秒。


3秒内你没让他觉得"这跟我有关",他就会关掉"倾听开关"。


那些只会罗列产品优势的销售,本质上是在消耗客户的注意力——你说的每一个字,客户都觉得是"噪音"。


但是反观保险行业MDRT(全球百万保险营销精英)的做法:


她见客户的第一小时,根本不提产品。


而是先通过前期探询式的沟通去了解:"咱们家房贷还剩多少?"、"孩子教育金准备到哪个阶段了?"、"父母的医疗储备够不够?"...


根据客户的回答,画了一张针对这个客户专属的《未来30~50年资产保障图》:"您看,咱们家庭现在的缺口主要在两点:一是突发疾病的医疗支出,二是孩子10年后的留学费用。我给您设计了两套方案组合:第一个是重疾险+医疗险覆盖医疗风险,第二个是年金险+寿险锁定教育金和家庭责任,这样无论发生什么情况,家里的经济保障的基本盘都不会塌。"


你发现了吗?


销冠的话里没有"我们的产品有什么",只有"我能帮你解决什么"。


她不是在卖保险,而是在卖"家庭抗风险方案",产品只是方案里的工具。


就像酒店里的隔音门窗、舒适床垫,只是"让顾客睡好"的手段。

客户的大脑里,永远有一个"问题清单":成本太高、效率太低、风险太大、增长太慢...


优秀的销售,会先找到客户清单上的第一个问题,然后告诉对方:"我这里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。"


业绩平平的销售,永远在说:"我这里有个好东西,你要不要?"


2

从"卖产品"到"卖方案":差的不是话术,是思维


说产品是产品视角,说解决方案才是客户视角。


在给某ERP做陪跑时,两个销售特别典型:小明和小红。


小明卖的是企业用的ERP系统,每次见客户都把产品优势背得滚瓜烂熟:"我们的系统有三大优势:一是数据处理速度比同行快30%,二是支持多终端登录,三是每年免费升级两次......"


客户往往听完说:"挺好的,但我们暂时不需要。"

小红也卖同款系统,业绩却是小明的5倍。


她见客户时,总会先问:"王总,现在公司在数据管理咱们觉得是哪些地方比较影响效率呀?"


如果客户说"各部门数据不打通,统计报表要做3天"。


小红会说:"您这个问题,本质是各个数据都是孤岛导致的效率损耗...


这样的方案怎么样:

第一步,咱们把全部门数据接口打通,让销售、库存、财务数据实时同步;

第二步,设置自动报表模板,每天早上8点自动推送到您手机上;

第三步,并且配套相应的1、2、3...这些日常咱们需要用到的各类报表分析功能...


这样一来,您说的报表问题,3天就能变成3分钟解决,您觉得这个效率怎么样?"

小明和小红的差距,表面是话术不同,本质是思维方式的差异:小明站在"产品视角",小红站在"客户视角"。


产品视角的销售,逻辑是"我有什么,我就卖什么"。


他们的大脑里有一张"产品清单",见面就想把清单上的东西塞给客户,最后只会让客户觉得"你根本不懂我"。


客户视角的销售,逻辑是"你需要什么,我就帮你解决什么"。


他们的大脑里有一张"问题清单",先找到客户最痛的那个点,再围绕这个点搭方案。


方案里可能包含产品,也可能包含服务;可能用A产品,也可能用B产品组合,但核心永远是"解决问题"。

就像小红的方案:"数据接口打通"需要系统功能,"自动报表模板"需要定制服务...


这些元素组合起来,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"效率提升方案"。


如果小红只说"我们的系统数据处理快",客户只会想:"快有什么用?我要的是报表能快点出来。"


这就是解决方案的核心:它不是产品的堆砌,而是"问题-方法-结果"的闭环。


客户要的不是"钉子",而是"把画挂在墙上"。


你可以给钉子,也可以给粘钩,甚至可以帮他打孔,但必须让他知道:"用我的方法,你能把画挂好。"


很多销售会说:"我也想做方案,但客户不给我时间了解需求啊。


其实不是客户不给时间,而是你没让他觉得"值得花时间"。


当你开口就说"我想了解一下咱们现在的情况,或许能帮您找到一些解决办法",客户的耐心会比你说"我想给您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"多N倍。


因为前者是"为他解决问题",后者是"向他推销东西"。


3

客户认可的解决方案,只需要三句话


给客户的解决方案,到底长什么样子?


记住这三条,你设计的方案既能打动客户,又能聚焦资源。


原则一:让客户看到达成目标的路径


有次去听一个SaaS软件的销售演示,销售说:"我们的产品能帮您提升30%的业绩。"


我当场反问:"你怎么保证?如果达不到怎么办?"


销售瞬间卡壳。

这就是典型的"承诺性描述"——只说结果,不说方法。


客户不是不想要“好”结果,而是不信"空口白牙的承诺"。


就像家长给孩子选机构,听到"学完肯定能提分"会警惕,但听到"每天15分钟趣味练习当天学的20个单词,帮孩子巩固课堂知识"会更认可。


因为后者说了"怎么做",前者只说了"要什么"。


销冠,会把"承诺"转化为"路径"。


比如:不说"我们能帮您提升团队效率",而说"咱们可以分三步提升效率:先做岗位流程梳理,砍掉现存的重复内耗的环节;再用协作工具实现任务实时同步;并且配套每周1次的效率复盘会,3个月就能看到变化。"


客户要的不是"你保证什么",而是"你打算怎么做"。承诺是虚无的,路径是具体的——具体的东西,才会让人觉得"可信"。


原则二:让客户看到"为什么需要你"


小明卖ERP系统时,总说"我们的系统支持多终端登录"。


这本身是事实,但客户会想:"多终端登录跟我有什么关系?"


小红的聪明之处,在于她把产品优势和客户需求连了起来:"您说您经常出差,对吧?我们的系统支持手机、电脑、平板多终端登录,您在机场候机时,就能随时查看销售数据,不会等着晚上才知道结果,耽误进度..."


这就是"因果链":因为客户有"出差时需要看数据"的需求,所以"多终端登录"才有价值。


没有因果链的方案,就像酒店说"我们有香薰蜡烛",你会想:"有香薰就能让我睡好吗?不一定吧。"


销售设计方案时,一定要问自己:"客户的核心需求是A,我的方案和A之间,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?"


可以用这个句式检验:"因为做了B,所以能解决A,具体是通过B1、B2、B3三个动作实现的。"


比如保险销冠的方案:"因为做了重疾险+医疗险+年金险的组合(B),所以能解决家庭抗风险的需求(A)。重疾险覆盖医疗支出(B1),医疗险补充报销缺口(B2),年金险锁定未来的教育金(B3)。"


客户的大脑里,永远在画"因果图":你说的点,能不能直接指向我要的结果?


原则三:让客户听得懂、记得住


工业设备的销售肖奇跟我抱怨:"我每次都把技术参数讲得很清楚,客户还是不签单。"


看了他的演示稿,上面全是"额定功率120kW"、"响应时间≤0.5s"、"防护等级IP65"...


老天爷!这些术语对客户来说都是啥?


客户不是专家,他不需要知道"你的产品是什么",只需要知道"你的产品能帮他做什么"。


就像给农民推荐肥料,别说"氮磷钾比例15:10:5",而说"用这个肥料,小麦能多打200斤,还不容易倒伏"。


说"人话"的核心,是把"专业术语"翻译成"客户利益":


不说"我们的服务器采用分布式架构",而说"您的系统不会因为一台机器出问题就瘫痪,数据安全有保障";


不说"我们的课程采用PBL教学法",而说"孩子会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学知识,不用你催着写作业";


不说"我们的CRM系统有客户画像功能",而说"你能清楚知道每个客户喜欢什么,下次沟通时能说到他心坎里"。


客户的理解成本,就是你的成交阻力。


如果客户听不懂你的方案,哪怕方案再好再便宜,他也不会买,毕竟没人会为自己不懂的东西买单。


4

方案之外:那些"该做但不用说"的事


有销售问我:"如果方案只聚焦三条,那其他的产品功能和服务要不要提?"


就像酒店要提供热水、电源正常、有窗帘、房门是好的、没有摄像头...这些是行业底线,不用写在"让顾客睡好"的方案里,但必须做。


销售也是如此:有些事是"基础动作",不用放进方案里,但不能不做。


比如:


设备销售,方案里说"帮您做安装调试和操作培训"(核心方案),但设备的保修服务、定期维护这些"基础服务",不用说但必须做到。


课程销售,方案里说"通过每周3次直播+1次1对1辅导提升成绩"(核心方案),但课程资料的更新、班主任的日常答疑...这些"附加价值",不用说但必须做好。


这些"基础动作"是信任的基石。


客户不会因为你做了这些而签单,但会因为你没做而拒绝签单。


就像客户不会因为宾馆有热水就入住,但如果没有热水,绝对不会入住。


解决方案的价值,不是让你放弃基础动作,而是让你分清"主次":有限的时间和资源,要优先投入到方案里的核心动作上。


比如保险销冠,她的核心精力放在"家庭风险分析"和"方案组合设计"上(方案内的事),而保单录入、理赔协助这些基础服务(方案外的事),只要做到行业平均水平即可,不会为了把理赔服务做到"极致",而耽误了给更多客户做风险分析。


很多销售之所以业绩平庸,就是把精力花在了"方案外的事"上:天天研究怎么优化话术、怎么搞客户关系,却没搞清楚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。


就像酒店老板不去抓"安静环境"和"舒适床品",反而在研究"香薰的颜色好不好看",最后只会捡了芝麻丢西瓜。


5

怎么从"卖产品"变成"卖方案"


做销售,怎么从"产品导向"转型为"方案导向",赢得客户的认可?


分享三个可落地的步骤。

第一步:用"问题清单"替代"产品清单"


每天出门前,别再背"我今天要卖A产品、B产品",而是问自己:"我今天见的客户,可能有什么问题?"


比如卖办公家具的销售,客户可能的问题有:"员工总抱怨办公椅不舒服"、"会议室太小,客户来了没地方坐"、"预算有限,想省钱又想耐用"。


针对这些问题,提前准备3个方案:


针对"员工舒适度":"用人体工学椅+可调节办公桌,减少员工腰椎问题,我们给XX公司做过,员工满意度提升了40%;"


针对"会议室空间":"用折叠桌+移动屏风,平时能坐8人,展开后能坐16人,不占额外空间;"


针对"预算有限":"办公椅选基础款,但加配腰靠(成本增加50元),桌子用环保板材(比实木省30%),总价能控制在您的预算内。"


这些方案里有产品,但核心是"解决问题"。


当你带着"问题清单"见客户,开口就能说:"我听说您最近在愁员工办公舒适度的事,我带了几个解决办法,您看看有没有用?"


客户的回应一定会比你说"我带了几款新椅子,您看看"积极得多。


第二步:用"因果链"组织话术


跟客户沟通时,用"因为...所以..."的句式,把方案和需求绑在一起。


比如:


不说"我们的净水器过滤精度高",而说"因为这款净水器能过滤掉99%的重金属(因),所以您家孩子喝的水更安全(果);"


不说"我们的软件能自动记账",而说"因为系统能自动抓取银行流水并分类记账(因),所以您的会计每天能省2小时(果)。"


这个句式的魔力在于—


它能让客户立刻明白"你说的跟我有什么关系"。


而且,人对"因果关系"的接受度,比"事实陈述"高3倍。


因为因果关系能让客户看到"行动和结果的必然联系"。


第三步:用"减法思维"做方案


每次设计方案后,问自己:"这三个方案里,能不能再删一个?"


如果能,就说明留下的两个更核心;如果不能,就说明这三个都是必须的。


比如保险销冠的方案,最初有三个:"覆盖医疗风险、锁定教育金、保障家庭责任",但她发现"保障家庭责任"可以通过寿险融入前两个方案,于是精简成两个,反而更聚焦。


销售资源是有限的:你的时间、客户的注意力、公司的支持,都经不起分散。


6

小结


回到开头的问题:为什么给客户做解决方案的销售业绩更好?


因为销售的本质,不是"卖东西",而是"帮客户解决问题"。


客户认可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样子?


1、把达成目标的路径可视化;


2、让客户感受到因果关系;


3、让客户能理解。


咱们怎么蜕变成“解决方案式”销售?


1、用"问题清单"替代"产品清单",反复问自己:客户现在存在哪些挑战。

2、用"因果链"组织产品话术,用"因为...所以..."的句式,把方案和需求绑在一起。


3、用"减法思维"做方案,你的时间、客户的注意力、公司的支持,都经不起分散。


请你一定要记住:客户不会因为你说的产品有多好而签单,但会因为你说的方案能解决他的问题而买单。


业绩的差距,从来不是“产品包装话术”的差距,而是"解决问题的能力"的差距。



该文章在 2025/7/23 15:08:06 编辑过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
点晴ERP是一款针对中小制造业的专业生产管理软件系统,系统成熟度和易用性得到了国内大量中小企业的青睐。
点晴PMS码头管理系统主要针对港口码头集装箱与散货日常运作、调度、堆场、车队、财务费用、相关报表等业务管理,结合码头的业务特点,围绕调度、堆场作业而开发的。集技术的先进性、管理的有效性于一体,是物流码头及其他港口类企业的高效ERP管理信息系统。
点晴WMS仓储管理系统提供了货物产品管理,销售管理,采购管理,仓储管理,仓库管理,保质期管理,货位管理,库位管理,生产管理,WMS管理系统,标签打印,条形码,二维码管理,批号管理软件。
点晴免费OA是一款软件和通用服务都免费,不限功能、不限时间、不限用户的免费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。
Copyright 2010-2025 ClickSun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