税务筹划正式退出历史舞台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知识管理交流
→『 企业管理交流 』
最近司马南涉嫌偷逃税款被处罚的事儿,又把“税务筹划”这个原本中性的专业术语推上了风口浪尖,彷佛一提税务筹划,就是要偷税漏税。很难想象这本高校税务专业必修课的名字要是被改成“偷税漏税学”该多么尴尬。 一、税务筹划是怎么从专业词汇变成偷税漏税代名词的 在司马南们横行的年代,“税务筹划”被包装成一门玄之又玄的“财富管理艺术”。那些所谓的财税机构声称能通过“合法合规”的手段,帮企业省下“合理”的税款,甚至放出“节税90%”“零税负”等“神操作”。然而,这些所谓的“筹划方案”,不过是把“阴阳合同”“税收洼地”“空壳公司”等偷税漏税的把戏,用专业术语精心包装后兜售给企业。到底是“筹划”臭了税务的名声,还是税务的名声,本就是被这帮“专业人士”给“筹划臭的”? 二、《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》已经准备正本清源面对行业乱象,《办法》的出台可谓“大快人心”。这部新规提的最多的词就是“风险”和“信用”,堪称对税务服务行业的“刮骨疗毒”。 1. “信用+风险”监控体系 2. “实名制+全流程监控”终身留痕 3. “严打虚假宣传”别再吹牛“节税90%”了 三、司马南们终将给行业带来“肃清”司马南被查,绝非偶然。近年来,税务部门对“假筹划、真偷税”的打击力度不断升级,从明星偷税案到企业跨境避税案,再到如今的《办法》,监管层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,税务筹划的“名分”,绝不能成为违法乱纪的“遮羞布”。 真正的税务筹划,应该是帮助企业合规、合理地优化税负,而不是成为偷税漏税的“工具”。例如,通过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、优化业务结构、合规降低经营成本等方式,实现合法合规的税务管理。 然而,当“筹划”被司马南们搞成了“逃税指南”,当“专业服务”变成了“帮人犯罪”,这个行业就该被彻底整顿。《办法》的“信用惩戒”“实名监控”等措施,就是要让那些“黑心策划师”无处遁形,让税务服务回归“专业、合规、诚信”的本质。 最后,我提议,不再用“税务筹划”这个词儿,而是为了呼应《办法》,改用“税务合规”,让学术的回归学术,让实务的保留实务。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 该文章在 2025/3/27 13:28:25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